疫情影響經濟 或為短期現象

   羅慶生 

「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正影響著大陸與全球經濟,希望這樣的影響只是短期的現象。

武漢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悲觀論的投資顧問或經濟智庫不少,例如野村證券預測今年第1季大陸GDP增速降幅可能超越2個百分點;凱投宏觀更悲觀的預測至少減半。摩根大通則將大陸第1季GDP增長率由先前預估的6%調降至5.3%,全年GDP增長率由5.93%調降至5.8%。《經濟學人》則預估中國GDP下調0.5至1.5個百分點,全球GDP則縮水0.2至0.3%;彭博社預估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600億美元,世銀也表示將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悲觀的評估一方面是源自歷史經驗,另一方面則是疫情不斷擴大。就前者而言,2003年的SARS肆虐曾造成大陸第2季GDP增速較前1季降2個百分點,全球經濟損失400億美元。而當時大陸GDP才1.66兆美元,排名世界第6,占全球的4%,現在大陸則是世界第2、貨物貿易第1的經濟體,GDP占全球的17%,產品線與產業鏈連結全世界。

就後者而言,大陸確診與死亡案例快速增加,已超過當年SARS。封城或進入封閉式管理的城市愈來愈多,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已有63國對大陸實施入境管制。新冠病毒潛伏期長、感染力強,甚至有無症狀感染力,極難防治,認為這次疫情將很嚴重而重傷大陸與全球經濟並非沒有理由。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全球股市的表現卻並非如此。美國、日本、南韓、香港、台灣等與大陸經貿往來密切的股票市場在反應一、兩天後隨即反彈向上,美股甚至再創歷史新高。即便大陸股市,開市後也僅補跌一天即緩步向上。似乎較多的投資人認為,此次疫情的經濟影響並非如此劇烈或者僅為短期。

投資人與預測機構的不同調,或許是注意到大陸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以及史無前例的強力措施應對疫情。封閉武漢這個千萬人口的大城與其他12個城市,以致讓湖北省5千萬人進入全面封省狀態;杭州、寧波、鄭州、福州、南京、徐州…等大城市,也採取強力的封閉式管理。如此大規模人際接觸的斷聯,即便不能完全隔絕,但的確有機會讓病毒的傳播受到控制。春節期間不斷升高的疫情,其實多來自封城與封閉式管理之前失控的大規模傳染,目前隔離效果已逐漸顯現,有機會在短期內結束疫情。

如此大陸所犧牲的將只是「市場」的部分,主要即為春節假期的經濟活動。以2019年來說,就是零售和餐飲銷售的1兆50億人民幣、旅遊的5139億與電影票房58億,以及延長假期與恐慌所造成的消費與旅遊減少。在「工廠」的部分,生產可以透過加班彌補產能。供應鏈的調整需要過程複雜的安排,所謂「轉單效應」其實並不容易出現。

為融通業者春節假期幾乎無收入的資金壓力,人民銀行還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1.7兆元人民幣的流動性,以緩解市場緊張。「新冠病毒」雖造成短期的經濟傷害,但長期而言大陸與全球經濟並不悲觀。正如IMF總裁在微博上所表示:「我們支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在應對這一疫情方面採取的措施,包括財政、貨幣和金融領域;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我們對此充滿信心」。股市的表現正是反映此一信心。(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