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 2021/2/23

今起高雄、楠梓、屏東等5處加工區陸續卸牌更名為「科技產業園區」,超過半世紀的「加工出口區」名稱走入歷史,不少員工依依不捨到加工區大門拍照留念。經濟部加工出口處長楊伯耕表示,加工區完成階段性任務,各園區半數以上廠商跳脫低階、勞力密集產業,更名科技園區更符合現況,有利往科技產業發展。

民國55年起,經濟部陸續在楠梓、高雄、屏東、台中、中港等地成立加工出口區,引入農村過剩勞力發展經濟,台灣躍升國際加工要地。2月3日公布「科技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加工出口區更名「科技產業園區」,今天中港園區先撤牌更名,楠梓與台中24日、屏東25日、高雄26日更名。

加工出口區發展歷程宛如台灣工業發展縮影,55年至65年引進外資發展高勞力密集產業,主要生產家電產品,之後80年代開始導入IC封測、光學鏡頭等產業調整期,歷經5階段蛻變。全台有10處加工區,但有些稱為軟科,只有5處有行政辦公處的加工區有辦更名儀式。

楊伯耕說,經半世紀變遷,加工區逾5成廠商是科技業,產值占比逾8成,加工區已是「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與「高階製造中心」。

楠梓園區明撤銜牌更名,30幾位加工區產業工會聯合會成員相約拍照,興奮中夾著感傷。聯合會總幹事何俊男說,人家一聽加工區就說「那個製造罐頭的地方」,事實上廠商早已轉型成出產高端科技產品。

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是楠梓園區最大廠商,資深副總周光春說,日月光從1間廠房擴建至26棟,員工從200人擴增至2萬人,對「加工區」感念在心,因應產業轉型更名,前景更樂觀。